极端天气出行须知

2025-04-02 14:18   来源: 互联网    阅读次数:3187

极端天气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常态,暴雨、台风、暴雪、高温等灾害性天气频发,给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挑战。如何在恶劣天气中保障自身安全?以下是一份科学、实用的出行指南,助您从容应对自然考验。

一、出行前:预判风险,未雨绸缪

关注预警信息

出行前务必查看气象部门发布的实时预警,通过官方App、短信或新闻了解天气动态。若遇“红色预警”或政府发布的避险通知,应优先调整行程,非必要不出行。

路线规划原则

避开低洼易涝区、山体滑坡高风险路段及临时施工区域。优先选择主干道,提前标注沿途避难场所(如商场、社区中心)位置。

二、出行中:动态避险,冷静应对

不同场景下的自救策略

驾车遇积水:若水位超轮胎1/2,立即熄火撤离;涉水后轻踩刹车避免制动失灵。

遭遇龙卷风/强风:迅速远离广告牌、树木,就近进入混凝土建筑底层,护住头部。

高温中暑征兆:转移至阴凉处,用湿毛巾冷敷大动脉(颈部、腋下),补充含盐饮品。

公共交通避险要点

地铁停运时勿强行翻越闸机,听从工作人员引导;公交被困积水应集中坐后排,利用安全锤破窗逃生(击打车窗四角)。

特殊群体防护

老人、孕妇避免单独外出;残障人士随身携带紧急联系卡;儿童配备定位设备,衣物缝制个人信息布标。

三、科技赋能:善用工具提升安全系数

导航预警功能:开启高德、百度地图的“积水地图”和“极端天气提醒”,实时接收封路信息。

物联网设备:佩戴智能手环监测心率、体温,车载GPS发送紧急定位。

社区互助网络:加入小区应急微信群,共享路况、物资信息,形成互助防线。


四、极端天气后的健康管理

灾后防疫重点

接触洪水后立即用肥皂清洗皮肤,饮用水必须煮沸;发现伤口感染、持续发热需及时就医。

心理调适方法

灾害易引发焦虑情绪,可通过冥想、社区集体活动缓解压力,儿童可通过绘画游戏表达恐惧。

结语

极端天气考验的不仅是应急能力,更是对风险意识的长期培养。建议家庭每年至少开展1次防灾演练,更新应急包物资。记住:生命安全永远高于行程效率,敬畏自然,方能行稳致远。

公司: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市长兴支公司

咨询电话:0572-6050191

地址: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雉城街道金陵南路128号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

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保险信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人保财险,我们会为你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相关资讯。



责任编辑:Monica1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环球风尚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投诉建议 网站地图 sitemap